御宅书库 > 都市言情 > 桃花依旧笑春风 > 第17章 Chapter03 旧时风月 (4)

第17章 Chapter03 旧时风月 (4)

    梁九功只大着胆子道:“皇上,奴才派人送八阿哥回去。”见皇帝略一颔首,便去搀胤禩起来。偏偏胤禩年纪虽小,性子却不易转圜,将他的手一甩开,不假思索道:“皇阿玛,儿子的额娘出身卑贱,皇阿玛嫌弃,儿子却不能嫌弃……”话犹未落,只听“啪”一声,皇帝将手中的折子掼在地上。上好白宣绵软如帛,哧地铺散开,如一条僵死的白蛇。
    梁九功瞧他将手高高举起,吓得连忙扑上去抱住了皇帝的腿:“万岁爷!万岁爷!八阿哥只是孩子,说话不知轻重,万岁爷将他交了书房里的师傅们好好饬责就是。大热天的这样动气,八阿哥是该罚,您别气坏了身子。”只觉得皇帝的身子竟然在轻轻发抖。那胤禩终于似有了几分惧意,“哇”一声哭出声来:“儿子不孝,惹阿玛生气……”哽咽着牵住了皇帝的袍角,“儿子是听人说,额娘病得厉害,所以才想着能请旨去瞧瞧。皇阿玛不许儿子去,儿子不去就是了。”
    皇帝的手缓缓垂下来了,殿中只闻胤禩轻轻的啜泣声。过了良久,皇帝对梁九功道:“派人送八阿哥去瞧瞧他额娘。”
    梁九功答应了,胤禩磕了一个头:“谢谢皇阿玛。”方起身随梁九功慢慢却行而退。忽听皇帝道:“等一等。”忙垂手侍立。皇帝只是凝视他片刻,却温言说:“洗把脸再去。”梁九功忙带了胤禩出来偏殿中盥洗,派了两名太监好好送去西六所了,这才返身进来,侍候皇帝去上书房召见奏议的大臣。
    待从上书房再回乾清宫,已是黄昏时分,各宫里正举烛点灯。小太监们将御案两侧的赤金九龙绕足烛台上的通臂巨烛一一点燃,殿中便渐次光亮起来。皇帝批阅奏折时,本来有小太监侍候朱砂,这日梁九功却亲自调了一砚朱砂,换下那用残的来。见皇帝舔饱了紫毫御笔,却略一凝神望着自己,便低声道:“要不奴才去瞧瞧?”
    这样没头没脑一句话,皇帝只是缄默不言,沉吟片刻,在折子之后批了几个字,便将笔一撂,伸手接了宫女递上的茶碗。梁九功偷瞥见是“知道了”三个字,心下略略一松,悄无声息便退了出去,嘱咐另一名总管太监张三德:“我有差事出去一趟,你好好侍候着主子。”
    张三德不知端倪,只笑道:“老哥放心。”
    灯芯爆起一朵花,骤然璀璨,旋即黯然失色。小太监忙拿了熟铜拨子来剔亮了。皇帝只觉得双眼发涩,身后宫女轻轻打着扇子,那风却是热的,叫人隐隐生出几分浮躁,推开折子便叫:“梁九功。”
    却是张三德答应着进来,皇帝这才想起梁九功适才出去了,原来此时还未回来。这样一想,却觉得殿中越发闷得透不过气来,身上的团福纱袍本来已经轻薄如蝉翼,此时身上汗意生起,黏腻得令人不畅。听张三德问:“万岁爷要什么?”便说:“去沏碗茶来,要酽酽的。”
    张三德答应了一声退下去。他又看了几本折子,茶却仍然没有送上来,抬头正待要问,却见殿门外有人捧了茶盘,却是个衣衫素净的宫女,姗姗款步进来。待得走近,正巧一线凉风暂至,吹得她碧色的衣袖轻轻拂动,体态轻盈,宛若步步生莲。那风一阵阵吹进来,风里却有幽幽的暗香盈动,夹着一缕若有若无的茶香。他手里擎着的一枝玳瑁管的紫毫,不知不觉搁下来。
    她走到御案之前,盈盈曲膝行礼:“皇上万福金安。”
    妃嫔见驾向例只是肃一肃,她久不面圣,所以按规矩跪下去。他不叫起来,她只得跪在当地,心里反倒安静下来。
    这一跪仿佛跪了许久,也仿佛只是一个恍惚,他就回过神来:“起来——不是说你病着?”
    夏日衣裳单薄,衣袍的下摆极小,花盆底的鞋子跪下去,等闲是不好站起来的。她谢了恩,心里踯躅,况且手里捧着茶盘。他亦想起来——本来可以叫身后的宫女去扶,但不知不觉就起身伸了手。那手温软如同记忆里的一般,握入手中轻柔绵软,却不得不放开了。她轻声道:“只是身上有些不耐烦,万岁爷打发八阿哥来瞧我,我就觉着好多了。”
    她那样爱孩子,那年他亲手从她怀里抱走,她不能争,不能辩,不能悲,不能恸,连眼泪都不能流,还要谢恩。那便是最后一面了,从此再没有见过她,除了阖宫朝觐的场合。那样多的妃嫔,依班行礼,花团锦簇里他从不注目,可是——总是避无可避,猝不及防,梦里总是惊恸于那一双眼睛,哀凉如死水。
    殿外隐隐有雷声滚过,许是要下雨了,一阵疾风吹进殿来,吹得案上的折子哗哗翻出轻响。她本能地放下茶盘,伸出手去按着,那衣袖轻轻拂过他襟前,袖间的幽香萦绕四散。熟悉而淡薄的香气,叫人恍惚就想起许多年前,她盈盈侍立御案前,亦是忙不迭伸手去按那被风吹起的折子,却不想衣袖带翻了茶,泼了他淋漓满襟,吓得她一张脸雪白,只问:“万岁爷烫着没有?”倒是她自己烫伤了手,几日当不了差,身侧突然觉得空落落的,从那时方知晓,只是怅然若失。
    十年……十年……岁月荏苒,光阴轻浅,居然就这样过去了。藏得再好,隐得再深,忍得再苦,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只有他知道,原来从不曾忘却,不能忘却,不会忘却。这一路走来,那样多的旁人都只是浅浅的影,而她,是烙在心上的印,痛不可抑,所以永不想再触。他忘了她十年,不如说,他刻骨铭心了十年,无望了十年,她却依然盈盈伫立眼前。
    她轻轻理好奏章,熟练地将笔搁回笔山上。砚里的朱砂明艳如血,她忽然忆起当年教她写字,“琳琅”……斜玉,双木,斜玉,良……朱砂写在柔软的上用露皇宣纸上,一笔一划,她的面颊红如朱砂,连耳根都红透了,神色认真如蒙童。“玄烨”……一点一横,一折再折……他的手握着她的手,她握着笔迟疑顿下,她声音柔柔低低:“奴才欺君罔上……”果真是欺君罔上,原来她竟写得一手簪花小楷。
    她藏了多少,藏了多少……不依不饶,罚了写字。“昼漏稀闻紫陌长,霏霏细雨过南庄。云飞御苑秋花湿,风到红门野草香。玉辇遥临平甸阔,羽旗近傍远林扬。初晴少顷布围猎,好趁清凉跃骕骦。”竟是写了御制新诗来应命,她就是这样机智可人,字迹那样清秀妩逸,功底必是临过卫夫人的《古名姬贴》,临过赵夫人的《梅花赋》……
    他提了笔在后头写:“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只这一句,她便微微变了脸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聪明如她,知道他真正要写的话。“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烛火盈盈里她垂下头去,他只以为是欢喜,却原来错了,从头到尾都错了……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窗外雪簌簌地下着,暖阁内地炕火盆烘得一室皆春,他微笑着道:“朕比义山有福气,起码更鼓初起不必应官入值。”却原来错了,从头到尾都错了……
    他在迷蒙醉意里执着旁人的手说过:“我一路寻来,只是以为她是你。”只这一句话,令得宜妃那样刚强的人泪如雨下,感泣永生。他翻过身模糊睡去,惟有自己知道,其实这一路寻来,都是将旁人当成是她。
    只是她,十年来只是她,这一世,只怕也只是她。
    九五至尊,天子万年,四海之内,千秋万岁。却独独有一个她是恨不得,得不到,忘不了。
    这十年……这十年……他也只能问出一句:“你怎么来了?”
    她道:“梁谙达去瞧奴才。”突兀的还是旧日里的称呼,做御前宫女时的恭敬顺婉。答非所问的一句话,他却突然不愿再去想,就算是梁九功叫她来的,她到底是来了。他伸手揽她入怀,她顺从地依在他胸口,那里有最无法压抑的渴求。梁九功远远在门外一闪,向殿内的人使着眼色。宫女太监们都无声无息退下去。殿外电闪雷鸣,轰轰烈烈的焦雷滚过,风吹得窗子“啪啪”直响,梁九功将窗上的风钩挂好,退出殿外,随手关好殿门。
    下雨了,大雨哗哗如柱,直直地从天际冲下来,如千万条绳索抽笞着大地。四面只是一片水声,无数水流顺着瓦当湍急地飞溅下来,清凉芬芳的水汽弥漫开来,将暑热消弥于无形。
    小凤
    乌池的雨季阴冷潮湿,大雨哗哗地下了几天总不见放晴,屋子里的桌椅地面都生出一层凉凉的水意,背阴处更几乎长出蘑菇来。院子里的青砖地生了滑腻的青苔,小凤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打着伞,不留意就滑倒摔了一跤,衣服湿脏了不算,茶壶也摔碎了。
    那只青花大茶壶还是爷爷留下来的旧物,小凤心下懊恼,把抽屉里的钱拿出来,零零碎碎的几毛几分都凑起来,盘算着买只新茶壶总得要七八块钱,不由得叹了口气。
    雨越下越大,远处的永江在腾起的水雾里成了一条朦胧的长长的白带子。江上的轮渡早就停了,无数大小的船泊在江边,星星点点,远远望去,倒像是白带子上的绣花,只不成个样子。
    有个人站在门外檐下避雨,因为雨势太大,一件灰色的夹长衫已经湿了大半。这几年倒是很少有人穿长衫了,除了守旧派的老先生,或是学堂里教书的先生。年轻人都赶时髦穿西服,哪怕买不起西服的人家,也教裁缝做一件中间开襟的新式衣服穿。
    她见那人长衫下摆都在滴水,心有不忍,于是招呼:“先生,请进来坐吧。”那人恍若未闻,屋外的雨下得正大,哗哗如倾,想是没听见。于是她从柜台后走到门口,又招呼了一声:“先生。”
    那人这才慢慢转过脸来,年纪瞧着倒并不甚大,只是两鬓微霜,眉峰略略皱起,望了她一眼,倒似并无悲喜之色。
    小凤道:“这样大的雨,先生屋里坐吧,等雨下小一些再走。”
    他见屋子里摆着几张桌椅,收拾得很干净,原来是间小茶铺,于是点了点头,转身走进来,拣了临窗的一张桌子坐下。小凤见他神色恍惚,怕他是受了凉寒,于是将灶下的炭挟了几块放在火盆里,端来放在他足边,说道:“烤一烤衣服吧。”又去沏了一壶滚茶来,替他斟上一杯,“喝杯热茶,驱驱寒气也好。”
    他没有动,只说:“我没带钱。”
    小凤笑道:“不要紧,行路在外,谁都有个不方便的时候。这茶我请你喝,不要钱。”
    他漫应了一声,说:“那你这样做生意,岂不亏大了。”
    小凤说道:“这点小生意,平常多亏左邻右舍照应,再说几分钱的事情,就请你喝一壶茶,我也不亏什么的。”
    他端起茶来没有喝,倒将茶杯在手中细细地看着。茶壶茶杯倒都是旧物,虽然不过是青花写意菊花,疏疏地描上几笔,但碗中洁净雪白,洗刷得并无半点茶垢,看着很是干净清爽。忽然问:“这是清平瓷?”
    小凤笑着说:“是啊,这几套茶壶杯子还是我爷爷从清平老家带过来的,用了好多年了。”
    那人望着窗外的大雨,似是自言自语:“清平出好瓷……”
    小凤说:“我生在乌池,爷爷在的时候,总是念叨叶落归根,要带我回去看看老家,结果到最后也没能带我回去一趟……”说到这里,忽然觉得好生难过,便拿了抹布来,随手将柜台又擦拭了一遍。
    那人默然不语,望着窗外迷蒙的大雨出了一会儿神,忽问:“你父母呢?”
    小凤说:“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都不在了。”
    那人甚是歉然:“对不住。”
    小凤说:“没啥,我那时还不大记事呢。”
    火盆里的火渐渐旺起来,烤得他衣摆上腾起细白的水汽。她又替他斟上一杯茶,说:“下这样大的雨,先生是要往哪里去?”
    他叹了口气,说:“哪儿也去不了,就出来走走。”
    小凤听他这一叹之中,似有无穷无尽的怅然,不由问:“先生莫不是跟家里人闹了别扭?”
    他摇了摇头。小凤见他神色郁郁,似有满腹的心事,不由道:“世上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什么都得想开一些才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万事都强求不来的。”
    他倒笑了笑:“你小小年纪,倒开导起我来。”
    小凤笑着说:“先生莫笑我,我没读过书,都是爷爷在的时候教我几句古话。他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可是成天乐呵呵的,从来不愁眉苦脸。我长大一点,他也总教我要放宽心,把吃苦当享福,怎么过不是一辈子呢?”
    他“嗯”了一声,慢慢地说:“怎么过,不是一辈子呢……”
    这两人说着话,雨倒是越下越大,一时也走不得。小凤见他神色稍颐,举止甚是温和有礼,虽然只是闲谈,但言语间颇显见识渊博,于是问:“先生是在大学里教书吗?”
    他问:“你怎么这样猜?”
    小凤道:“我看先生是个斯文人,真像是在大学堂里教书的先生。”
    他笑了笑,说道:“我年轻的时候行伍出身,一点也不斯文呢。现在老了,才假装斯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