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毒 > 918 洪涛为父私访记3
    但王十想不通,养父是将门出身,从小就生活在开封,还贵为驸马,怎么会对那么多农作物了如指掌呢?
    西瓜、白叠子花、米囊子花、油菜花在大宋早有种植,但不是被当做观赏花就是被当做菜品,直到养父手里才把它们的真正用途发现并得以推广。
    除了米囊子花之外,其它几样无不是赚钱的大杀器。促进社要是没有这几样拿的出手的拳头产品撑着,别说湟州会,就算新军拿着火枪照样没法让大宋百姓心甘情愿去耕种。
    对了,还有甘蔗和苜蓿,这两种农作物更厉害。从广南东路到福建路,种植甘蔗榨糖已经不比下海经商赚钱少了。哪怕做不出雪白的霜糖,把红乎乎的红糖卖给有技术的大型制糖厂,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苜蓿就更神奇了,牧人们只知道牲畜爱吃,或者清楚哪里这种野草多,但从来没想过由人栽种。养父在凉州、甘州、应理城、银州制定了政策,鼓励拓荒民种植棉花和苜蓿。
    几年下来,当地的畜牧业愣是被区区野草给盘活了。不管羊马还是骆驼,上膘都比其它地区快,就连皮毛都明显占优。
    虽然种植苜蓿不如棉花亩产收益高,可架不住这玩意好种好伺候。一家三四口人能照看上百亩,收割一茬还长一茬,算起来并不比棉花收益少,最适合劳动力少的家庭。
    甘蔗南、苜蓿北、棉花中,这就是大宋的农业发展规划。除了传统的小麦、稻米、桑树之外,大片的高粱、小米、胡麻、青稞被换成了甘蔗、苜蓿和棉花。再用它们做成棉布、养育牲畜、制造白糖,由海商们装上大海船运往南洋诸国,换取香料、金银、宝石、药材和一船一船的稻米。
    把这些稻米运到粮食产量比较低的地区,不光能平抑当地粮价,算一算,还能让百姓比自己种植粮食合算。这笔账王十始终没算明白,反正结果摆在眼前,不相信也不成。
    说到底这些农作物才是促进社推广新政的杀手锏和动力源泉,实打实的收获,即便马上说服不了别人,过两年也会被人看到满满的实惠,然后趋之若鹜。
    要是这么一想,湟州会的做法确实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本来是好事儿,结果愣是让他们弄成了民怨载道的坏事儿,该杀!
    “和镖师说一下,停车休息休息。”其实王十还是没让思想放飞,不管是棉花、苜蓿、甘蔗、还是油菜花,它们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止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表面上,由此产生的深入影响更多。
    就拿油菜花举例,它的种植收割和传统农作物无异,但产量可比芝麻高多了。再用传统的榨油方式肯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菜籽全放烂了也榨不完。
    咋办呢,现实逼着人们开动脑筋去想更效率、更先进的榨油方法。人这个玩意,从进化那天起,身体的任何一项参数都不如动物,唯独长了个很碍事的大脑袋。想活下去,就得自己逼着自己去想办法克服困难,只要有强烈的愿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
    榨油,用传统方式不灵,那就改用水车牲畜当动力。木制的榨油机还是不好使,干脆学棉纺厂弄金属的。
    光榨油就完了吗?不是,只要榨油成为了一项买卖,和钱掺和到一起,人们就开始琢磨如何才能把菜籽里的每一滴油都榨干净,于是又开始殚心竭虑的提高榨油机的效率,并总结出整套的工艺。
    这一切只用了短短四五年就成型了,在湟州早就看不到传统的榨油作坊,而是变成了两座巨大的榨油厂。各地收获的菜籽被商人收购,统一送到榨油厂,榨成油之后再被商人买走,放到乡镇商铺里去贩卖。谁家想吃炒菜、想点灯,拿钱来买就是了。
    生产方式集中,效率提高,就是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每个人原本要花十个小时才能处理完的农活现在只需要七个小时了,剩下的三个小时就是自由支配部分。可以多生产,也可以拿来晒太阳、旅游、喝酒、造小人……
    不管怎么选择,你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从个人角度看只是生活发生了一点点小变化,对社会而言,则是大大的进步。由此产生的社会变革巨大且彻底,小农经济向商品化推进的势头也越走越快。
    洪涛选择停车的地方就是个榨油坊,矗立在小溪旁边,规模不太大但买卖挺好。百姓们收获的菜籽一部分用来耕种、一部分拿来换钱、一部分留着自家吃。
    谁家没有个亲朋好友走动,端上几盘炒菜就太有面子了,这可是城里大酒楼才有的菜品。想炒菜就得有油,拿着自家种的菜籽去附近油坊里换点菜油多方便。
    “大姐,一斤油籽换多少油?”在油坊门口排了四个农夫,男女都有。以洪涛的尿性,必须先奔最年轻的女性。这回是个三十多或者四十左右的农妇,长相一般的不能再一般,但收拾的挺干净,看上去就是个持家好手。
    “……你这厮不去返货,来油坊作甚!”女人一张嘴,洪涛觉得还得再加上个特质,泼辣。
    “我家中有棉田,也想种些油菜,只是不晓得此物可否值当。”
    论装孙子洪涛也是大宋数一数二的存在,此时在他身上啥虎目一撇、迎风矗立、气宇轩昂、卓尔不凡都没有,一丁点上位者的感觉也感觉不到。不能说全身都是猥琐吧,但一笑一颦、一言一行都和市井商贩极其相似,唯独口音比较独特。
    “自然是种得,一斤籽能出三两油。就是油坊这厮贪得很,油渣还要被扣下。要是你家有油坊,用油渣养地最好不过。”
    女人再次张嘴,洪涛觉得还要再给她加上一个特质,热情。看大姐的意思,只要自己表露出感兴趣的意思,这番谈话还得继续下去。所以他没接话,只冲女人笑了笑算作感谢,背着手向油坊里走去。
    一斤籽出三两油,听着挺高的,但实事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传统的一宋斤等于十六两,十进制只在几个传统特区和沿海城市流行,目前还无法普及。
    按照一斤十六两算的话,出油率还不足百分之二十。这个数据要比湟州低将近六七个百分点,不算少了。洪涛觉得如果不是油菜籽本身的质量问题,那就是榨油方式有问题。
    当然了,也可能是当地油坊老板心太黑。不过这种可能性不高,都是乡里乡亲的,古人很重视名声,轻易不会铤而走险。
    洪涛懂榨油吗?怎么说呢,细节真不懂,但他是万金油,只要别动手光动嘴,基本啥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还挺有见解。现在他就要进油坊里看看到底是操作有误,还是老板心黑。
    油坊里干活的只有三个人,这里的榨油设备很新,放在当下还得说很先进,是一组产自大名府的双螺杆榨油机。一大一小两台机器,小的用作初榨,当油饼温度下降之后,再加热送入大的精榨机里过一遍。
    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榨油也就只能到这个地步,再想加压光靠螺杆做不到,恐怕得上水压或者液压装置。除非是大型榨油厂,一般人真玩不转这种大型设备。
    “老哥,想不想每斤油籽多出半两油?”洪涛背着手在初榨、精榨、炒制三个环节看了足足半个多小时,有点心得了。油坊里的三个匠人也没恶语相向,任凭他这个外人随便观看,让他挺有好感,准备送点温暖算作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