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瑾在偏殿汇报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结束,之所以用了那么久主要是朱怡成询问了一些关于西域和藏地后续事宜安排,亏得蒋瑾早就有所准备,要不然被皇帝一问三不知,他这个首席军机大臣未免会被批评。
离去前,朱怡成提了一句廖焕之,前些时候廖焕之生了场病,这病虽说不是什么大病,可毕竟廖焕之年龄大了,这老人生病还需多加注意。
朱怡成公务繁忙,再加上他身份特殊,不便前去探望,蒋瑾同廖焕之的关系不错,朱怡成让蒋瑾去太医院取点地方进贡的良药,替自己去看望一下。
离开偏殿,蒋瑾去太医院取了药,说是药实际是些补品,都是这几年各地进贡而来的上好人参、鹿茸、当归等,东西是太医院早就准备好了的,蒋瑾取了药后离开了皇宫,径直就去了宋国公府。
廖焕之病未痊愈,不过相比前些时候已好了许多,听闻蒋瑾来访急忙让人带入内室。
廖焕之和蒋瑾原本就是好友,两人结识微末之时,所以蒋瑾在宋国公府的待遇自然远超旁人,入内室见面也是很自然的事。
提着东西进了内室,廖焕之半坐在躺椅中,膝上盖着薄毯,脸色微黄,看起来人有些消瘦,但精神头还算不错。
放下东西,说了这些东西的来路,廖焕成向皇帝和朱怡成道了谢,便请他在自己身旁坐下。
等仆人上了茶离开后,蒋瑾这才仔细询问廖焕之的身体,并问是否要请太医再过来瞧瞧。
“不用了,小病而已。”廖焕之笑笑道:“这人老了,季节变化就有些受不起,说起来也是老夫大意贪凉,前些时候已经喝了几副药,眼下只需静养些时日即可。”
“往日这身子骨不是不错么?怎么说病就病了?”蒋瑾埋怨道。
廖焕之摇头笑道:“这身子骨再强也有疏忽的时候,这也怪我没注意仔细,不过话说回来,这年龄上去了就是如此。”
说着,廖焕之叹了口气:“未病之前倒没什么,这一病倒人就会多想,不瞒你,这几日我一直在琢磨着回乡养老的事,此事你觉得如何?”
蒋瑾微微皱起眉头,想了想道:“此事还需皇爷点头,如是平常恐怕皇爷不允,可如今……。”说到这,蒋瑾顿了顿,看看半躺着的廖焕之又笑了起来:“你这老货倒可借此上书皇爷,或许皇爷就点头答应了。”
“哈哈哈……。”廖焕之一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可笑了没几下就剧烈地咳嗽起来,蒋瑾瞧他咳的厉害连忙上前帮着轻拍后背,又取了茶水缓缓喂下,廖焕之喝了点茶水,这才止住了。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廖焕之长叹一声,摇头道:“再过一年我就七十三了,等到这岁数就是一个坎。人到七十古来稀,我这辈子跟了名君,位极人臣,最终得封国公,而今子孙满堂,人生也值了。如能死前回故乡,在乡间终老埋于祖地也就无憾了。”
“何必说这样的话?”蒋瑾连忙劝道:“你一向身体康健,此次只不过是小病而已,多养些日子自然无事,以你身子骨再活个十几二十年的毫无问题。”
“但愿吧……。”廖焕之的确是老了,当年他跟着朱怡成的时候才五十而已,而今却已是七十的老人,这时间过的还真是快,一转眼就近二十年过去了。
人一老就容易多想,就算是廖焕之也不例外,在外人眼里,廖焕之位极人臣,虽已不在中枢,可对于朝廷的影响力尤在,何况他还是复国功臣,封宋国公、太师。
唏嘘了几句,廖焕之问起了蒋瑾的打算,相比廖焕之,蒋瑾要年轻好几岁,而且蒋瑾的身体一向硬朗,平日里不要说大病了,连小病都没得过。
蒋瑾笑笑摇头,他明白廖焕之如此问的原因,因为明年他这个首席军机大臣就到任了。
不仅是他,整个军机处还有好几人也都要到任,对于后续的军机大臣人选朱怡成已经在最终确定之中,并且征求了蒋瑾等人的意见。
按照大明军机处的惯例,蒋瑾退出军机处后有几个选择,一是像廖焕之那样得封一个三公或三师的虚衔然后退休荣养。二是如同董大山、王东等人的例子,去地方或者海外领地为一任总督,至于其三也可继续留在朝堂执掌一部。
蒋瑾和廖焕之不同,相比廖焕之,蒋瑾的功利心更强些,说功利心并不算贬义,换后世的说法就是事业心强。
蒋瑾退出军机处以他的身体状况依旧可以干上几年,但他不想留在部堂工作,如在部堂的话,蒋瑾未免会同下一任军机大臣打交道,这样一来以他的身份、资历有些尴尬。
何况,蒋瑾很清楚朱怡成是什么样的人,朱怡成可不喜欢他们这些退下去的军机大臣依旧影响到之后军机处的运行,所以蒋瑾对此有过打算,那就是想去地方,或者海外领土。
廖焕之微微皱眉:“具体何处可有打算?”
“南方吧,南方的气候更养人。”蒋瑾笑道:“两广不错,不做军机大臣去当个两广总督还是可以胜任的,此外吕宋也是个好去处。董大山明年就回来了,吕宋那边也需人坐镇,军机处这些日子正在讨论吕宋人选。”
廖焕之点点头,他有些明白蒋瑾的想法,既然蒋瑾已有了主意,那么再劝也没必要,就像他现在这样,心里已有了告老归乡的打算。
廖焕之虽已离开朝堂,却对于朝堂的事还是知道一二,尤其是目前大明北方战局和西北、藏地的情况。
相比廖焕之做首席军机大臣的时候,蒋瑾在这个位置上虽不如廖焕成沉稳,却干的着实不错。
这些年来,大明日新月异变化极大,随着科技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大明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尤其是铁路的陆续建成,不仅解决了交通问题,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这些年风调雨顺,黄河治理也颇有成效,眼下的大明用国富民强来形容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