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其他类型 > 浮生寻物坊 > 浮生寻物坊 第45节
    “她还说什么了?”
    “没什么,她说她累了,想好好休息。她大约是赶着画这幅画,几日没有休息。”薛书尧回想起她将笔和画交给自己时的神情,虽然嘴上说着累,但整个人神采奕奕,“我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的莫瑛了,自打她不再画画,便如同被抽去精气神。虽然旁人看来她和从前没什么两样,但我知道她的心已死。可是今日,我仿佛见到重新活过来的莫瑛。”
    我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当夜,莫瑛服毒自尽,《春日嬉游图》成为她此生的最后一幅画。
    第50章 k818(1)
    s城入秋了,早上八点的阳光洒在高高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如闪烁的碎金般耀眼。
    再有两天就是国庆长假,地铁里挤着上班的人群已经是一副提前进入放假的喜庆状态。
    蓝色出租车停在郊区机场的四号门前,叶歆从车里下来,来不及感受了秋日的清凉就拖着二十寸的黑色行李箱走进机场。
    手机响起,她一边用目光搜寻着值机柜台,一边接起电话,“妈,我到机场了,九点四十的飞机,十二点落地,到家大概四点,肯定能赶上晚饭。”
    “中午飞机上有正餐。先不说了,我去登机,到了再说。”
    叶歆拿着登机牌过安检,四十四号登机口靠着机场的落地窗,但她无暇看窗外的朝阳升起的景色,坐下来就打开笔记本开始处理工作。
    虽然请了假,但工作还是要做。
    原本这个国庆假期叶歆没打算请假回去,但是易静芸结婚,她不能不回去。
    这姑娘终于嫁出去了!
    去年春节她们还在感慨自己,两个即将三十的孤寡老人,这辈子如果真的嫁不出去,就选个好点的养老院,种种花,养养鱼,再追追年轻的小爱豆。
    没想到,几个月前她收到易静芸发来的结婚请柬,紧跟着就是微信轰炸。
    “阿歆!我要结婚了,你一定要回来做我的伴娘!一定要回来,一定一定要回来。”
    “阿歆,这是我的婚纱照,除了我老公,你是第一个看到的,好看吗?”
    “阿歆,我给我家那位下了死命令,伴郎要高,要富,要帅,这次你要把握机会。”
    “阿歆,你机票订好了吗?定了哪天?”
    “阿歆,你什么时候过来?”
    ……
    最后一条微信是昨晚凌晨发的:“阿歆,五位单身伴郎已就位,就等你了。”
    叶歆看向机窗外,一片白茫茫,飞机已经起飞,正在穿过厚厚的云层。
    她向下滑了手机,翻到上一条微信:“阿歆,我约了好几个老朋友,结婚前一起聚一聚。”
    老朋友……
    叶歆高中毕业只参加过两次高中同学聚会,第一次是大一,最后一次是大四那年,之后她读研,毕业,然后留在s城工作,每年不到除夕那天不回家,过完年初四就回去了。她回一趟老家县城不容易,飞机落地后,还要坐三小时的顺风车才能到家。
    国庆的县城有些冷清,路上除了空荡荡的公交车,连摩托车都不多见,和过年时的气氛完全不一样。
    过年期间,县城街上堵塞着形形色色的小轿车,这些车的车尾挂着不同地方的车牌。司机时不时探出头看前面的路况,仿佛离开车里才能看得更清楚,刺耳的喇叭声吵得人头疼。
    顺风车一路畅通无阻地开到小区楼下,爸爸在楼下转悠,看到叶歆,立马笑着快步走过来,双手伸向她,“快快,箱子给我,赶紧回家休息。”
    叶歆的爸妈一直在外地工作,直至去年辞工回了县城老家养老,二老现在唯一的心事就是她和弟弟的终身大事。
    果不其然,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说起易静芸的婚礼,她说:“连静芸都结婚了,你什么打算?”
    叶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该说的话她早都和家人沟通过无数次了,但他们始终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过了三十还不结婚。不管什么原因,不结婚就是最大的错。
    叶歆不说话,叶妈妈便自顾自说起来,“静芸真不错,在市里做高中老师,不到三年就买了房,现在又快结婚。当初我也让你回来进银行工作,你就是不听,一定要留在s城,s城的房价那么高,你一个人打一辈子工也买不起。”
    这些话叶歆已经听过无数遍,早就免疫了。
    叶爸爸给叶妈妈使眼色,“好了,别说了,她刚到家,让她好好吃顿饭,”他又问叶歆,“你什么时候去市里?”
    “后天早上。”
    “后天是一号,你弟弟也回来了,你参加完婚礼还回家吗?”
    “应该回来,到时候再看,”她放下碗筷,“我吃完了,你们慢吃。”叶歆话里话外都带着克制疏离,她难得回来一趟,不想一回来就吵架。
    叶歆回房,听到身后爸爸在低声跟妈妈说:“算了,她的事就让她自己做主,她不高兴就不要说。”
    “你看她,三十多岁的人还飘着,没房,没车,没对象。现在由着她,等她老了,没人照顾了又会回过头来怨我们当初没有逼着她嫁人结婚,”妈妈的语气带着难以忍受的怨愤。
    “好了好了,别说了……”叶爸爸又压低了声音,似乎怕她听见。
    叶歆躺在床上,她对这间卧室的熟悉程度还比不上她租的那间带阳台的大单间。这房子是爸妈几年前决定在县城养老后才刚刚买下,前年才装修好。乡下老家还有一栋祖屋,但是家里的老人都走了以后,爸妈就很少回去打理。
    叶歆闭上眼,眼前浮现绿色的山坡,穿过山洞的绿皮火车,凶恶的大黄狗,还有一个模糊的身影。
    她忽然想起来什么,从床上跳起来,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
    她记得放在一个曲奇饼干盒子里,那个盒子还里放了很多零零碎碎的小东西。
    她在衣柜最顶上的格子间找到了贴满各种花花绿绿贴纸的铁盒子。
    她拿下来打开,那些无关要紧的小东西都在,几张和易静芸一起拍的大头贴,一条挂着粉色美人鱼吊坠的塑料项链,绣得扭扭歪歪的十字绣挂件,一部缠着白色耳机的mp3,还有几颗跳棋珠子。
    唯独那个最大的,一眼就能看到的,占了铁盒子四分之一空间的黑色索尼爱立信k818手机却不见了。
    她记得是放在这个盒子里,她明明记得。
    “妈,我那部旧手机怎么不见了,我放在这个盒子里。”叶歆端着铁盒去问在厨房洗碗的叶妈妈。
    “帮你收拾东西的时候卖给收旧手机的了,你反正也不用了。”
    “你卖了怎么不跟我说?什么时候卖的?”
    “就是从乡下老家搬东西的时候卖的,你都不用了,我卖了怎么了?”
    叶歆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过了一会儿她说:“妈,你下次别动我的东西。”
    手机是高一的时候爸爸买给她,说是为了方便联系,陪她度过从高一到大二整整五年时光。
    可惜……东西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第二天早上,叶妈妈买完菜回来叫叶歆起来吃早饭,却发现房门没锁,房里没有人。
    去乡下最早的班车是七点发车,车程四十分钟,比叶歆上班的时间还短。
    但小时候总觉得这段路很长。
    售票员喊了声:“枣田村到了,有没有下车的?”
    叶歆下车,入眼的依然是那间残破的黄土屋,她很佩服这间土屋,以风烛残年之姿坚持这么多年而屹立不倒。
    黄土屋后面就是通往村里的路,以前每到周五傍晚,外婆就会在这条路上等她回家。瘦瘦小小的她拄着拐杖站在路边,望着每一辆停下来的班车。
    晚风吹乱她斑白的发丝,吹涩她的眼睛,她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生怕看漏了从车上下来的学生,直到看到熟悉的身影,满是皱纹的脸上才有了笑容。
    “外婆……”叶歆挽住她的手,祖孙俩在逐渐暗淡的夜色中慢慢走回去。
    叶歆看向远处的青山,此刻,长眠于青山上的外婆是不是仍在看着她,等着她?
    第51章 k818(2)
    外公外婆就埋在祖屋后的山上,两座突起的坟头前插着燃尽的香烛和一些纸钱灰烬。
    叶歆清理了周围的杂草和掉落的树枝,她看着墓碑轻轻说:“外婆,我来看你了,这次还是我一个人来看你。”
    祖屋大门挂了一把锁,叶歆没钥匙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徘徊。
    从地里摘菜回来的李四婶看到一个人在叶家大门前晃悠,她上前一看,认出是叶歆:“是不是歆子回来了?”
    “是我,四婶,你去摘菜了?”
    “是啊,这么早你还没吃早饭吧,走走走,跟婶子回家,煮碗面给你吃。”
    “不用不用,我吃过来的,”叶歆惶恐地拒绝,她最怕这种乡亲的热情,“四婶,你有没有我家的钥匙?我来的时候没带。”
    “有,你爸妈搬东西的时候留了一把给我,让我得空看看你们家,你跟婶子回家,我拿给你。”
    李四婶把叶歆带回家,说是去拿钥匙,但是走了十几分钟还没回来,叶歆就知道不好。
    果然,李四婶从厨房端了碗热腾腾的面给叶歆,上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你看你瘦的,先吃面,我这就去给你拿钥匙。”
    “谢谢四婶,”叶歆只好接过那满满一大碗的面。
    李四婶这次是真的去拿钥匙了。
    叶歆先吃完两个荷包蛋,然后才开始吃面,她已经很努力地吃,可是吃了半天那碗面好像没见下去。
    李四婶在她身旁坐下,“自从你外婆走了,你们家搬去县城,你有好几年没回来了吧。有对象吗?结婚了吗?”
    叶歆摇头,“还没。”
    “要抓紧啊,你爸妈肯定也着急。”
    “我知道。”
    眼前这碗面越来越“难”吃了。
    “哎呀,当初你跟肖家那小子是咱们村里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不过现在好了,村里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叶歆愣了下,那个模糊的身影似乎变得清晰了一点。
    “肖家的那小子也好多年没回来,据说是出国了,有出息啊。你跟他还有联系吗?”
    “没有,”她放下筷子抱歉地说:“四婶,这面我实在吃不完了。”
    李四婶劝道:“吃这么少,你再吃一点。”
    叶歆摇头,拿起钥匙起身说:“婶儿,我先回老房子看看。”
    李四婶送她出门,“中午来我家吃饭。”
    “不用了,我一会儿就回去,谢谢四婶。”
    老房子里一些家具被搬去县城新家,剩下没搬走,也卖不掉的就留在这里,在漫长无止尽的时光里化朽为尘。
    叶歆去了顶楼,顶楼的平台很宽阔,以前外婆经常会在这里晒红薯,花生,她就在一旁背书,背书背累了她就习惯往太阳下沉的方向看去,能隐约看到对面的山里一栋三层高的红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