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历史军事 >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 第143章
    “我们闭上眼睛, 一边听,一边睡觉好不好?”
    黎景行点点头,乖巧的闭上眼睛。
    小夜灯被打开, 简毅关上卧室灯,黑暗的房间里微微亮着一盏暖黄色的小夜灯。
    简毅嘴角有自己都没有发现的温柔, “从前, 有个小黄帽。”
    “爸爸,不是小红帽吗?”
    简毅:“做人不要太局限, 有人戴小红帽,有人戴小黄帽。”
    “噢!”
    “小黄帽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得到好评就能拥有一次许愿的机会……”
    “这天, 他给刺猬先生送包裹。刺猬先生要当场签收验货, 结果一打开, 里面飞出了蝴蝶小姐。”
    “小黄帽惊呆了,刺猬先生生气了,浑身的刺都炸开了,他大声嚷嚷,‘我买的是毛毛虫,为什么送来的是蝴蝶,我要差评!’
    小黄帽紧张极了,‘亲,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亲,亲可以退货的哦!’可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蝴蝶小姐已经飞走啦,她要飞回家。刺猬先生没有办法退货,给了小黄帽一个差评。小黄帽伤心极了,他失去了一个许愿的机会。”
    “他在池塘边伤心的哭了,小鱼儿听见了,他说:‘帮我把这个东西送给青蛙小姐,我可以给你好评。’
    小黄帽开心极了,拿过包裹就要送给青蛙小姐。可是等他到了地址一看,哪里有青蛙小姐,只有一池塘的小蝌蚪。
    小蝌蚪看到他就问他,‘小黄帽先生,小黄帽先生,有看到我们的妈妈吗?’小黄帽说:‘我也想找青蛙小姐。’然后,小黄帽就一个个问小蝌蚪的名字,它们的名字分别叫……”
    简毅都要佩服自己的机智了,竟然想出这么个水字数的方法,一个个念下去。
    “爸爸,一共有多少只小蝌蚪?”
    “你还没睡着?”
    “爸爸?”
    简毅清了清嗓子,“无数只。”
    黎景行哦了一声,“那现在已经到第八十八只小蝌蚪的名字了。爸爸,第八十八只小蝌蚪叫什么?”
    简毅:……
    “叫,马上睡着。”
    三岁的孩子记忆力能好到这个样子吗?
    黎景行嘟囔着,“好奇怪的名字。”
    简毅轻轻拍拍他,“好了,不许说话,只许听。”
    “马上睡着之后是第八十九只小蝌蚪,他的名字叫……”
    “在小黄帽记名字的时候,小蝌蚪们长成了青蛙,小黄帽这才发现有一只小青蛙,是他要找的青蛙小姐。
    小黄帽将鱼先生的包裹递给她,青蛙小姐开心极了,给了小黄帽一个好评。”
    ……
    “河神对小黄帽说:‘你丢的是这个金包裹,还是这个银包裹,还是这个普通的包裹?’
    小黄帽老老实实说:‘我丢的是这个普通的包裹。’
    河神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这三个包裹都给你了。’
    小黄帽拒绝了,‘自己的包裹自己送,我才不会帮你送呢!’说罢,他拿着自己的包裹就离开了。”
    ……
    “送完这个包裹,小黄帽又收到一个好评,他现在已经攒了三个好评,可以许愿啦。”
    “第一个愿望,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够健康长大。”
    “第二个愿望,希望世界和平。”
    “第三个愿望,希望有送不完的包裹,这样就可以拥有很多很多愿望啦。”
    简毅的声音压得很低,语速缓慢,等他说完最后一句的时候,小孩已经打起了小鼾,他睡着了。
    可是这个时候简毅却没有了睡意,卧室的角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那个孩子,正认真的听着故事。
    简毅走下床,将被子掖好,“出来一下。”
    他打开了客厅的灯,给小孩开了杯可乐。
    那个孩子眼巴巴看着冒着气的可乐,轻声道:“我喝不了。”
    简毅道:“你是碰不到这个世界的东西吗?”
    小孩的手在可乐上招了招,看着实体的手,竟然从可乐罐子上面穿过去了。
    他碰不到这个世界的东西。
    简毅轻声道:“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小孩点点头。
    简毅不忍看孩子的样子,轻声道:“你一直在这里,是想让我们帮忙吗?”
    小孩点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林书。”
    林书好像也有些内向,不像这个年纪的男孩一样活泼,甚至没有黎景行有活力。
    简毅想了想问道:“你是怎么死的?”
    林书瑟缩了一下,轻声道:“我不记得了。”
    “会不会找到真相,你就能离开了?”
    “也许。”
    “但我白天还要工作,只能抽时间帮你。你还记得你父母的名字,他们住在哪里吗?”
    林书点点头,如实告知。
    简毅将这些东西记在备忘录上,防止自己忘掉,缓声道:“我去睡觉了,你也早点休息。”
    林书点点头,简毅又道:“你能控制自己的身影不被人看见?”
    林书点点头。
    简毅轻声道:“能尽量不在小孩面前出现吗,他还太小了……”
    林书反应有些迟钝,却还是点了点头,身影又不见了。
    简毅叹了口气,他本来不想多管闲事的,但看着黎景行睡着的样子,就对那个早死的孩子起了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