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库 > 历史军事 > 重生八零之继母上岗 > 重生八零之继母上岗 第491节

重生八零之继母上岗 第491节

    买这样的房子,需要不少钱也就算了,重点是房源不多,都不知道该去找谁买房子。
    周盛想想还是算了,这样的大房子还是算了,现在他买不起,以后更加买不起。
    有钱人太多,真的不是他这样的小老板能够争夺一二,还是去买一些适合他们夫妻买的房子。
    几人汇合后,就带着周盛夫妻去看房子,和他们简单的提下要求。
    周盛夫妻装修的房子有两居室和三居室的房子,可就是没有接过四居室的房子。
    之前他们也就是觉得四居室的房子会比较大,但是真的进入后,真的是眼前一亮。
    两个房间和客厅朝南,厨房还有两个房间,一个公用卫生间都是在北面。
    阳台也是很长很宽,晾晒衣服之外,还能有地方喝茶聊天接待客人。
    “虽然就多了一个房间,但是感觉比三居室好多了。”周盛不住的感叹,虽然多了一个房间,但是真的是给人感觉不是只多了一个房间。
    廖锋知道周盛他们以后发展的重点在申城,也就提了句,“你们觉得好的话,怎么就不在申城买房子。”
    “正好买了房子后,你们一家几口的户口都能迁到申城,接受更好的教育。”
    “不然你租房子也不是一个事。”廖锋想了下,“是钱不够?”
    都算是熟人,赵洁也知道要和刘淑慧姐妹比财富,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们的钱也就是只购买两居室的房子。”
    “最近接了几个单子,又购置了一些装备,钱的话就有点不凑手。”
    “你为何就没有考虑过贷款?”龚佳雯很是奇怪道。
    “贷款的话。。”赵洁不觉得龚佳雯这么说,就是不想借钱,他们的关系是不错,可也不是借钱的原因。
    “你不会是想着,等有钱了后,你们就继续买房子?”龚佳雯知道赵洁他们一定是这么想。
    “你们要知道,你们在赚钱,房价也不会一直不动,就等着你们赚钱然后去买。”
    “而且你想,你们把孩子的户口迁到这里,肯定要让他们在申城读书,两居室的房子,你们一家五口够住吗?”
    龚佳雯知道周盛他们在苏城的家,不说很大吧,可起码一人一个人房间有的。
    对于习惯有独立房间的几个孩子而言,到了申城后,竟然要挤在那么小的房间,他们能习惯吗?
    “还有两居室的房子,也就是只有一个卫生间,早上的话。。”
    早上的时候,大家忙着洗脸刷牙,解决人生大事,可以说卫生间是真的各种忙,就一个的话,真的是不够用。
    “四居室的话,有两个卫生间,足够用。”
    “每人都有独立房间,真的会少不少麻烦。”廖锋深有感触。
    “不然几个孩子各种闹腾,你们在外面各种忙着赚钱,拖着疲惫的身体到家,还要做家务,还要处理他们的小纠纷,你们觉得有这个体力吗?”
    廖锋很是干脆,周盛夫妻听到这个假设,表情不由得慌了起来,是啊,他们怎么就忘记这茬了。
    几个孩子也不是有大矛盾,可他们也会为了那么点小事而闹的不愉快。
    他们回家后,再要处理这些事,真的是想想就觉得累。
    周盛夫妻互相看看,“算了,还是贷款吧。”
    “每月还钱,也没有啥担心,就只当我们是在外面租房子。”
    “你们决定了?”廖锋看周盛夫妻决定了,“我们带你去见一个业务员,她为人真的是不错。”
    “有任何问题问她,会很热情的解决。”廖锋带着周盛夫妻去找之前的业务员。
    而刚送走一个有可能有意向客户的业务员,刚准备稍微休息下,然后继续接待客户。
    结果没有想到竟然会看到龚佳雯他们几人,对于这个大客户,她知道必须要好好维护。
    刚准备问,是否遇到事了,结果没有想到还没有开口,就听到廖锋很是激动的表示,“我有个朋友准备买四居室的房子,不过他们打算贷款一部分。”
    业务员是想过,希望如果可以的话,廖锋他们帮忙介绍下客户。
    结果没有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真的给自己推荐了一个客户,而且还不是一个小客户,出手就是四居室的房子。
    边上正好经过一个,打算带客户去看房子的业务员,听到廖锋这话,都差点来个原地摔。
    他们是遇到过,有客户帮忙介绍人来买房子,可直接出手一套四居室房子的人,他们还真的是没有遇到。
    此刻的他们,真的是很嫉妒那个幸运儿,谁能想到也就是随意接待了四个人,就出去了三套房,现在又出去了一套。
    他们已经不想嫉妒了,这种事真的不是羡慕嫉妒就能说明一切。
    有时间去羡慕嫉妒,还不如好好和客户介绍房子。
    虽然也许他们是没有办法推销四居室的房子,但是只要他们多卖出去两居室三居室的房子,只要量上去,一样可以拿到月销售冠军,一样可以拿到更多的提成。
    业务员刚准备继续说下房子的情况,周盛他们都已经来过这里,“我们刚刚参观过房子。”
    “之前我们就参观过,就是不知道。。”周盛指指廖锋他们,“他们那栋楼是否还有四居室的房子。”
    既然要做邻居的话,光一个小区哪里成,当然是要一栋楼才成,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好邻居。
    业务员稍微思考了下,“有。”
    “在六楼。”知道目前楼盘还有多少房子没有销售出去,是每个业务员每天上班前,要稍微了解下的。
    两居室和三居室的房子,要问下前台,是否还有客人满意的房源,而四居室的房子,基本上就不需要这么麻烦。
    上次买四居室房子的,还是龚佳雯他们。
    之后哪怕他们说了可以贷款买房子,可是有些对四居室房子满意的众人,算算利息后,还是放弃了。
    也就是多个房间而已,现在又是只能生一个孩子,哪怕父母过来帮忙照顾孩子,有个三居室的房子就足够了。
    第794章 培养孩子的方式
    周盛夫妻开车回家的路上,都是晕乎乎的,“我们就这么定了四居室的房子?”
    因为是贷款的关系,需要签的文书签好后,还是要等银行审核通过,周盛夫妻也就商量,先付定金把房子定下来,然后过了春节后,就开始办手续。
    “是啊,我们就这么的在申城买了房子?”到现在,赵洁都是晕乎乎的。
    “是啊。”周盛深深的吐口气,“我们当初就是在农村建造房子,我就想着,如果可以在苏城买房子,就已经是很好。”
    “结果我们就给小雯建造了房子后,我就觉得事业发展的好快。”
    “我们很快就进入苏城接单,然后进入申城。”
    “我们就这么的从苏城乡下人,竟然会变成申城城里人。”周盛吞了口口水。
    “真的是。。”周盛想起,廖锋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去国外留学。
    之前是没有想到那么多,现在的周盛有了新的想法,“你说我们送孩子们出国留学如何?”
    出国留学?现在出国留学的人多了起来,可问题是,“你觉得咱家的孩子有这个能力?”赵洁真的不觉得三个孩子有这个实力。
    “也是。”周盛想了想,好吧,三个孩子未必有这个实力能去国外留学。
    “本来如果,他们成绩可以的话,我到时可以找廖锋,问是否可以帮忙送几个出去。”
    “算了,出国的话,他们能静心下来学习就算了,如果不能的话,就是一个霍霍钱。”
    “你想想老李,送他儿子出国留学花了多少钱,结果学会了啥?”
    赵洁也清楚知道这点,“有这个钱,还不如买房子,买商铺。”
    “等他们初中毕业后,就跟着我们去工地。”
    “从工地小工开始。”人家愿意送儿子出去霍霍钱,那是人家的事,可是赵洁不同意。
    周盛听到赵洁提起老李,心里的想法也就彻底的熄灭了。
    是啊,他们的家底真的还没有到,可以让几个孩子败家的那步。
    “老李家的儿子,你就看着吧,文凭拿不到,在国外除了学会吃喝玩乐,还是只会吃喝玩乐。”
    “老李家的家底,就那个小子啊,压根就支撑不起。”赵洁坐到驾驶座,让周盛好好休息下。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家里赶,“你说咱春节请廖锋他们吃饭,在家请客合适吗?”
    每年都有生意给他们,绝对的是大客户,龚佳雯夫妻又是几年才回来一次,加上又是春节,就在家请他们吃饭,是不是寒酸了点。
    合适吗?赵洁示意周盛把这个吗给去掉,“你觉得他们会缺那么点吃的?”
    “他们又不是没钱,他们想吃啥美食吃不到。”
    “在家里请客,是没有把他们当成客人,像应酬客人一样的请他们吃饭。”
    “咱家的环境,虽然不能和他们家里比,可也温馨。”
    “而且在家的话,可以聊上许久,可以慢慢聊,而你在饭店的话,你可以这样吗?”
    周盛摇头,在饭店吃饭,哪怕是在包厢吃饭,吃饭的时间长点,耽误服务员下班,那张脸色就会变的很是难看。
    “你也说了,同样是买房子,他们买的房子和商铺,涨势就是比其余房子好。”
    “你不觉得要多打好交道。”赵洁再点了点,“还有你不是不知道,宋博阳的大哥,都已经在羊城那边,从事房地产生意。”
    周盛立马明白赵洁的意思,“你不会是打算,接那边的生意吧。”
    羊城可是离苏城不是一般的远,真的去那边发展,苏城和申城的生意就不管了吗?
    “你难道以为他们的房地产生意就在羊城做生意,不会来这里发展吗?”赵洁觉得有点野心的人,不会就只在羊城发展。
    “你的意思是,他们会到申城来发展?”周盛知道在市场的敏锐度上,是没有办法和赵洁比。
    “那是肯定的,就是时间问题。”赵洁很是肯定,“而且哪怕他们不来申城发展。”
    “我们多和他们交好也是好事。”赵洁下了国道就,感觉路况好了不少。
    “都说要修高速公路了。”赵洁他们经常要跑外地,经常在国道上跑,因为路上卡车多,路况真的不是很好。
    赵洁他们就盼着可以修建高速,这样去申城需要花的时间就会减少不少时间。
    都说一旦高速建成后,需要花的过路费会比国道多,但是只要能节约钱就成。
    周盛也盼着可以早点修好高速,“说明后年就要开始动工。”
    “修建的话,预计又要几年。”
    赵洁慢慢的开车往家里赶,不再讨论公事,而是讨论过年时候,家里应该准备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