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对我来说一定是毕生难忘的,高兴、开心已经有些不足来形容了,反正我就快崩溃!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个传奇,这是最伟大的那一部分。”
文艺复兴酒店里的奥斯卡颁奖礼后台采访间一片热闹,获奖人、颁奖嘉宾、媒体记者等人员们齐聚此地,走动的走动、拍照的拍照、问答的问答、聊天的聊天……在印有abc频道和奥斯卡标志的长长布景板前,举着小金人的获奖人们笑容灿烂,或个人或组合地摆着pose,又有颁奖嘉宾走去凑热闹,前面的摄影记者们忙碌地捕捉着这些喜庆画面,耀眼的闪光连绵不断;而拍照完毕的获奖人们被另外的众多各路各国采访记者团团围住,回答着各种问题,一时间无比喧闹。
这个奥斯卡之夜共有13部影片捧奖而归,11项大奖的《萤火虫》,都是1项的《断背山》、《晚安,好运》、《卡波特》、《与歌同行》、《辛瑞那》、《不朽的园丁》、《川流熙攘》,还有《超级无敌掌门狗》、《黑帮暴徒》等6个单项影片奖得主;以及获得今年学院颁发的奥斯卡荣誉奖的罗伯特-奥特曼。
本届科幻片固然是横扫千军,没有谁可以比得上它的强劲风头;但学院派也拿走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原创/改编剧本、原创歌曲的7个奖,每部一个,敏感严肃的文艺影片并不是输了太多。
而火焰电影以两部电影豪夺12项大奖,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大赢家!
集火焰boss、最佳导演、最佳制片人……等身份于一身的神奇宝贝王扬自然被记者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结实,不答够足量的问题休想走人!身在外围的杰西卡也只能望夫兴叹,然后手持两奖地四处溜达。这时《洛杉矶时报》的一位棕发女记者问道:“希斯-莱杰落选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你怎么看?你好像不怎么满意乔治-克鲁尼拿奖,是吗?”
记者们都竖起了耳朵,手中的录音器材齐齐递近一些,这是个关键问题!
“well,我当然更希望希斯拿奖,这没什么好尴尬的,因为他的表演无可挑剔。”
王扬毫不掩饰心情地挺了挺眉头,看着一支支的录音笔和麦克风,继续道:“但你们知道霍夫曼、克鲁尼他们也都有拿奖的实力,有很棒的表演,他们拿到了,我们只能接受这个很大很大的遗憾。不过要知道一点,希斯很年轻,他是一个天才,所以我并不担心他,他很快就会拿到奥斯卡。”
记者们纷纷点头,心中已经闪过了一个个新闻标题:“神奇扬力挺莱杰”、“王扬称莱杰必拿奥斯卡”……《洛杉矶时报》的女记者马上再问道:“那你认为莱杰什么时候会拿到?美版《无间道》和《黑暗骑士》有机会吗?”
“哈哈,完全有机会!”王扬顿时笑了起来,原本小丑就让莱杰拿到最佳男配角,他相信“陈永仁”亦能让莱杰触碰到最佳男主角,他笑道:“希斯是我认识的演员中天赋最高、最努力的人之一,无论演什么电影,他都有拿奖机会,如果电影没有搞砸,机会就更大了,而我觉得《无间道》和《黑暗骑士》不会搞砸。”
“神奇扬,还是说说你吧。”记者们生起一片呵呵轻笑,就有《纽约时报》的白人男记者问道:“距离你上一次拿奖只过了三年,你认为自己下一次进来奥斯卡需要多久?”王扬随即道:“明年怎么样?”众人又是呵呵地笑,王扬却认真道:“这可不是什么玩笑,如果没有意外,美版《无间道》会在年底上映,它改编自一个非常优秀的故事,我们必须要有这个信心,它将有令人无法忽视的势头。”
尽管早已知道神奇宝贝的风格,记者们多少还是有些吃惊,太有信心了吧!那么……不客气了!一个个新闻标题从他们手中涌出:“神奇扬期待以美版《无间道》蝉联奥斯卡”、“神奇扬称明年再战奥斯卡”……溜达了一圈回来的杰西卡闻言不禁瞪大眼睛,三年前是这样,现在又这样,他是在给自己找“乐趣”吗?她看了看手中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奖杯。
趁大家惊讶地停顿了一下之际,又有一位女记者连忙问:“扬,你已经以科幻片拿到两个最佳导演了,唯一的获奖者!你创造了一系列的奇迹,这会让你更喜欢这个电影类型吗?我们知道《我是传奇》了,未来还有什么计划?什么时候有第三次?你有执导《萤火虫2》的想法吗?”
“我没有亮起计时灯吧?”王扬反问了句,几乎被一连串问题炸晕了。众人哈哈大笑,王扬见是《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笑说了句“放心,刚才在舞台上说得不够过瘾,我会好好满足你们。”便耐心地回答:“我想我不会太过偏爱什么类型,吸引我的总是故事、人物和情感;有一些长远计划,但未来的事留给未来吧;什么时候有第三次?我不知道,我希望《我是传奇》就是;《萤火虫2》不在我的执导计划中,我相信乔斯-韦登会完美地完成工作;还有我今天的早餐吃了荷包蛋和燕麦片……”
与此同时,《萤火虫》军团的众人,霍夫曼、威瑟斯彭、克鲁尼等其他获奖者亦在回答着一个个问题,产生出一条条新闻,被影迷粉丝们在网络媒体上争相阅读。
“双双出局,莱杰、威廉姆斯称这还是美好的夜晚”、“《断背山》制片人称赞神奇扬伟大”、“霍夫曼至今难以置信”、“落选原创剧本奖,韦登最怕让家人失望”、“他们最感谢神奇扬”……在后台拍照和采访结束后,王扬和杰西卡继续出席庆功派对,这次他没有借口不去《名利场》杂志举行的奥斯卡之夜,再者一众《萤火虫》剧组成员们都纷纷出席,自然不能少了导演。王扬当然又是派对的绝对主角,更别说火焰电影举办的火焰庆功派对,恭喜道贺声和笑声一直环绕着他的耳朵,他也不记得自己说了多少句“谢谢”。
当两人回到家中,已经是夜色浓烈的凌晨了,一番热闹的欢庆笑声后,宁静的宝宝房里多了三樽金灿灿的奖杯,杰西卡又把王扬以前那两个奥斯卡奖杯拿过来摆在一起,五个持剑骑士守护着睡得香甜的小天使。
今年不像三年前那样有正打得激烈的美伊战争,落下帷幕的第78届奥斯卡没有阻力地成为众多媒体报纸的头版封面,而王扬、韦登、菲斯特等全体《萤火虫》成员拿着11个奖杯、笑容灿烂地并肩站在布景板前的大照片登上了包括《洛杉矶时报》等好几家报纸的封面:“来自科幻的王者:《萤火虫》获11项奥斯卡奖!”
对于本届奥斯卡,人们大为争议的地方并不多,最佳外语片给了《黑帮暴徒》(南非)而不是《天堂此时》(巴勒斯坦)算一个、最佳男配角没有给“蓝手套”也算一个,至于《萤火虫》破天荒地扫下11个大奖,除了一些对人不对事的扬黑,影迷粉丝们无不拍手称快,影评人们亦纷纷叫好,几十年了,终于迎来这一天!
根据雅虎娱乐等网站的第一时间民意调查,民众的满意度高达80%以上,星际牛仔们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它也使得奥斯卡最终避开了同性恋、政治迫害、恐怖主义等敏感主题,《断背山》等佳片输得不冤。
当然还有一些并非普通扬黑的反对声音,无非就是“《萤火虫》有没有那么好?”之类,扬迷们大都懒得理会他们,这个问题是辩不清楚的,可事实摆在那里。而由于新晋影帝影后霍夫曼和威瑟斯彭没多少人气,也就没多少关注,他们的光芒黯黯淡淡,于是镜头都聚焦到《萤火虫》那里。
因为落选的三奖中,两个的提名人都是王扬和韦登,所以到最后,征战奥斯卡之夜的《萤火虫》军团只有希斯-莱杰空手而归,这理所当然地成为影迷粉丝们感到最大的遗憾。
雅虎用户艾尔玛-d激动地说:“当我听到乔治-克鲁尼的名字,我差点砸坏了电视!我甚至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接受的理由,谎话也不行。”弗罗-g则说:“莱杰应该拿走男主角和男配角,他的表演真的棒级了。”乔安娜-k说:“我最在乎的是my,但莱杰像一只可怜的小狗,期待他未来的演出,我相信my一定不会忘记他。”莉蒂亚对此十分赞同:“my已经放话了,也许明年我们就能看到莱杰捧起最佳男主角的奖杯。”……“科幻、年轻、传奇”都被评为是第78届奥斯卡的关键词,在主办方和直播商abc看来,还有“高收视”。
收视率已经新鲜出炉!上次王扬出战奥斯卡,美伊战争导致了那届只有创了历史最低纪录的3305万人;今年不同了,根据尼尔森机构的统计,平均4420万全美观众收看了周日晚历时3小时35分钟的颁奖礼!!第78届成功超越了第76届的4350万,一跃成为近年最成功的奥斯卡典礼!
最高收视时段从颁发最佳导演开始出现,当王扬和韦登上台拿最佳影片的最后时刻,有高达4850万人收看!
不过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却没有收到什么好评语,媒体大众的掌声寥寥,相反美联社、《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都指责他言辞保守、缺乏应变、笑话沓长等等,还不如看一期《每日秀》。而包办了结束语“晚安!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个节目!”的客串主持人神奇扬自然是大出风头,他再度让世人见识到他异于常人的平静成熟、不凡的机智口才,再度献上了精彩的表现,无愧于“最幽默的”、“最有活力的”、“最迷人的”最佳导演等头衔。
在今年奥斯卡之夜举行之前,《人物》杂志列过“最精彩动人的五个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奖感言”,王扬的第75届毫无悬念地入围,还有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第73届……这一届过后,也许影迷们会渐渐遗忘他拿最佳剪辑时的简短幽默、最佳影片时的匆匆动人,然而没有人会忘记他意气风发地高举奖杯、高喊“我是传奇”的经典一幕!
“我看到了旋风船长,我看到了神奇扬!他真是太帅了!我爱上了他!”妮可拉激动大喊;“一直都是my的铁杆粉丝,从高中到现在工作!我这辈子跟定他了。”菲丽丝看来是个青年;温妮说:“扬的感言好棒!可给他的时间太短了,那些人在赶什么?难道不知道我们就想看他吗?”罗克同意地说:“实在难以理解最佳影片获奖者只有2分钟!多3分钟,abc会损失什么?”卡米拉-b说:“人们为什么喜欢my?因为他是那么英俊!”下面有一条回复被很多人点了支持“因为他的头发是那么茂密。”……带领科幻片破天荒创纪录、重演了年轻奇迹、幽默动人的风采……这些都令神奇扬的max人气再爆上去,他在无数影迷粉丝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一说到“导演(director)”,第一反应不是谁,正是王扬。
遍及了整个地球,所有人都在祝贺神奇扬,所有人都在关注神奇扬,所有人都在谈论神奇扬……“11项大奖!《萤火虫》终结奥斯卡科幻类最佳影片空白”——《纽约时报》;“王扬最佳导演,《萤火虫》11项奖追平纪录”——新浪娱乐;“《萤火虫》11项奖成大赢家,神奇扬跻身伟大导演行列”——《旧金山纪事报》;“扬仔成就百年传奇!”——香港《苹果日报》;“科幻电影攻陷奥斯卡,王扬导演传奇”——英国《卫报》……
(未完待续)